中医传承
培训考证
新冠疫情
登陆发稿
证件查询
手机访问
网站地图
热门搜索:
育儿知识
女性养生
男人保健
首页
综合资讯
民医头条
封面故事
产业前沿
政策解读
医患曝光
医药峰会
中医文化
民族医馆
汉医馆
民医馆
道医馆
瑶医馆
藏医馆
苗医馆
傣医馆
蒙医馆
医药专访
国医大师
知名中医
民医精华
先锋人物
医药推荐
知名药企
最新产品
药材基地
医养理疗
医药市场
中医医院
商务交流
销售排行
品牌排行
市场行情
招商加盟
经方偏方
著名经方
中医名方
民间偏方
特色奇方
祖传秘方
药膳配方
刊登发表
学术论文
创新技术
加工技术
种植技术
专家讲坛
中医知识
中医养生
药食同源
疑难杂症
保健按摩
身体探秘
医学纵览
孕育探秘
草药图库
培训考证
医师资格
技能职称
继续教育
特色资质
首页
>
民族医馆
>
民医馆
> 内容
知名中医,任之堂创办人余浩认为—“四高”都是吃出来的。
时间:2019-05-10 来源:网络 关注: 作者:秩名
小
中
大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孙思邈曾说“夜饭饱,损一日之寿”,就是说晚上吃撑一顿,就是在减损一日的寿命,故晚餐宜少食为养生之道
晚餐有“鬼食”之称,虽然有些夸张,但也不乏道理,晚餐吃得不好,引起非常多的疾病,给身体埋下无数炸弹……
1
晚餐不宜太过丰盛
知名中医、任之堂创办人余浩认为——“四高”都是吃出来的。
要是您本人或者亲人朋友患有高血脂、高胆固醇、高血糖、高尿酸等疾病,每每到医院检查,都会听主治医生继续絮叨吧!
“平时要吃清淡点啊”“怎么和你说了还不忌点口”“你呀,都是吃出来的”。
医生说的没错,其实,得了这些病多是因为未完全消化或转化的物质。
为什么现代人身体消化转化不了?一是吃的多了,二是脾胃功能弱了。脾胃功能的下降,则是由于长期饮食不节。
《黄帝内经》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又说,大饱伤脾。就是这个道理。
1.胃肠怕堵不怕饿,饿一饿更健康
曾有个糖尿病患者,当谈起饮食对于她疾病的影响的时候,她很肯定的说:我已经很注意了,早餐中餐都吃得很少,就晚餐吃饱一些。
但她想错了,也吃错了。医师告诉她,人体晚上消化机能最差,阳气都收敛潜藏起来,吃的营养越丰富,越转化不了,剩下的就是垃圾,反而容易导致疾病。
2.一日三餐中,晚餐要吃得最少,才是养生之道
患者仍然担心地说,我身体虚,晚餐那顿一定要吃饱,马无夜草不肥。如果我晚上不吃饱,半夜都会饿醒。
其实哪会呢?记住:我们的肠胃怕堵,不怕饿。半饥半饱,人身体轻快精神,吃得肚子鼓鼓,反而疲劳没劲。营养不是越多越好,恰到好处最妙。
就好比耕田种地一样,肥料要淡淡的,稍微过浓一点,反而会把植物的根给烧掉。所以古人说“过犹不及”。我们吃饭,要宁留三分饥,也不十成饱啊!
3.夜饭饱,损一日之寿
后来,在余浩医生的建议下,上面的那位糖尿病患者把晚餐减成半饱,结果最大的受益就是以前老容易心慌,把饭量减半后,心就不慌了。
可见心慌未必尽是气血不足,对当代人来说,更多是饮食过度,胆胃不降,堵在中间造成的心慌。其实只要管住嘴,保持半饱状态,使六腑保持空灵,五脏没有压力,心也就不慌了。
中医的经络理论中,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化食物的能量来源于心脏,小肠脉不通,会加重心脏的负担。所以对于心的功能不够强大的人来说,饮食非但不能大补特补,还要吃得少量,要注意节制,不能让小肠有壅滞阻塞。
老人尤其是这样,老人多数心的功能有所降低,胃肠动力也不够,吃的过多,心与小肠都受损,不可不戒!很多老人都是在大饱后去世的,特别是晚餐吃饱吃撑,就在睡梦中不知不觉去了。
孙思邈那句“夜饭饱,损一日之寿”,就是说晚上吃撑一顿,就是在减损一日的寿命,故晚餐宜少食为养生之道。
2
现代烹饪注入“清、薄、淡、少”的特质
“富贵病”也找上年轻人
“四高”疾病已不是中老年人专利了,现在心脑血管、内分泌专科,见到越来越多的是年轻人。年轻人大部分朝九晚五,搏于工作,早餐中餐,草草了事,只有下班了,才有把晚餐搞得丰富点,晚上应酬也多,不醉不饱不归,有些人还有常年吃夜宵的习惯。年轻人的心胃功能好一些,所以对一时饱食没什么感觉,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时间长了,脾胃一伤,毛病都找上门,这跟现代饮食文化误区分不开。
在此推荐李辛对食物的观点,供参考,食物可用厚、薄、清、浊几种特质划分,清、薄:大多数蔬菜,不油腻的烹调方法,厚、浊:大部分肉食,味道重、复杂的烹调方法。
在重视感官刺激的现代烹调习惯里,注入“清、薄、淡、少”的特质,避免“厚、浊、重、多、杂”的取向,这对健康更有益,尤其是晚餐,此时人体正缓慢关机,进入充电休整状态,少食简食对四体不勤的现代脑力劳动者而言,这是个合适的选择。
2
饭吃七分饱,健康活到老
民间和中医一直有“每餐七分饱,健康活到老”的说法。这是真的吗?
饭吃七分饱”,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是十分正确的!
“很多长寿老人们的生活经验以及民间养生理念都涉及节制饮食、适可而止的‘七成饱’现象,很有意思。比如我的外婆今年 96 岁高龄,她每顿饭都控制量,绝不多吃。
为了更好解释这种现象,赵立平教授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营养所刘勇教授团队合作完成的研究证实:有节制的低脂饮食更能让动物长寿。
七分饱到底是怎样的感觉?
七分饱是一种因人而异的感觉,有点抽象不好衡量。专家认为,可以用下面这个方法来衡量七分饱:
胃里还没觉得满,但对食物的热情已有所下降,主动进食的速度也明显变慢,但习惯性地还想多吃,可如果把食物撤走,换话题转移注意力,很快就会忘记吃东西。
有一个标准需要牢记,那就是:如果吃饭时间相对规律、固定,这顿吃了七分饱,第二餐之前是不会提前饥饿的。也就是说,如果提前饿了,就意味着没吃到七分饱,可以适当再增加一点饭量。
责任编辑:MY1001
图说天下
分享到: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相
关
案
例
中医传统文化恒海老师洗髓功强身
2021-12-27
奇葩的教育——中医药大学教育出
2021-12-22
王彦晖院长教你九招判断一个中医
2021-11-04
可以让新冠病毒疫情药到病除的中
2021-11-04
中医传统文化恒海老师洗髓功强身
2021-12-27
奇葩的教育——中医药大学教育出
2021-12-22
王彦晖院长教你九招判断一个中医
2021-11-04
可以让新冠病毒疫情药到病除的中
2021-11-04
民医馆
知名中医
专家讲坛
知名中医,任之堂创办人余浩认为—“四高”都是吃出
廖品正:光明使者 中医“惠”眼
许润三:衷中参西不泥古 善用经方愈妇疾
沈宝藩:西为中用,边藩之宝
危北海
记来自千年古县市的“华佗神医”龚建国
张光化“中医再生医学——中医助孕”创新应用第一
中医鬼才倪海厦:判断健康的十大标准(果断收藏)
卢芳:中体西用创新药 医教合一育桃李
朱南孙:传承家学创新法 润物无声育桃李
张磊:精诚大医路 平实大师风
北京医学博士在康巴
《您的脑健康吗?》万物皆阴阳,阴阳理论是宇宙间
《体温决定病老生死》 是检验体质好与坏的标准。
治疗便秘,比“开塞露”还好用的蜜煎导法
教给你生活中降血脂的简便方法
感冒了怎么办 多喝这物效果好
百病之源话失眠 中医综合促睡眠
三类失眠人群如何养生
立秋后感冒、脑血管疾病都爱找上门!这么养生整个
推荐阅读
知名中医,任之堂创办人余浩认为—“四高”都是吃出
孙思邈曾说夜饭饱,损一日之寿,就是说晚上吃撑一顿,就是在减损一日的寿命,故晚餐宜少食为养生之道 晚餐有鬼食之称...
2019-05-10
廖品正:光明使者 中医“惠”眼
廖品正,1938年10月生,中共党员,成都中医药大学眼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中医中药学科评议组...
2018-11-09
许润三:衷中参西不泥古 善用经方愈妇疾
许润三,1926年生,江苏省阜宁县人,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生学...
2018-11-09
沈宝藩:西为中用,边藩之宝
20世纪80年代,沈宝藩(右二)带领中风病科科研组成员研制系列脉通片。 20世纪70年代初,沈宝藩(前排中)经常下乡巡回医...
2018-11-09
危北海
教授, 周一、二、日上午,北京东城中医医院出诊,全国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1959年 参加北京市第一届西学中学习。曾任北...
2018-11-09
今日头条
1
知名中医,任之堂创办人余浩认为—“四高”都是吃出
每日精选
知名中医,任之堂创办人余浩认为—“四高”都是吃出
2019-05-10
廖品正:光明使者 中医“惠”眼
2018-11-09
许润三:衷中参西不泥古 善用经方愈妇疾
2018-11-09
沈宝藩:西为中用,边藩之宝
2018-11-09
猜你喜欢
精彩图片
知名中医,任之堂创办人余浩认为—“四高”都是吃出
廖品正:光明使者 中医“惠”眼
许润三:衷中参西不泥古 善用经方愈妇疾
沈宝藩:西为中用,边藩之宝
热门标签
中医养生
学着点
女友
初恋
6种
不娶
男人
如何自爱
小心丢命!
好神奇
为什么
小心
这
女性保健网
体质